近日,“雙童”樓仲平受邀前往浙江大學,和各校區學生們分享了《如何用“全新思維”認知創業和創新》課程!
在紫金港校區管理學院分享時,竟然還出現了一大幫洋學生!像樓仲平這樣的草根教授竟能吸引來“洋學生”聽課?到底是一堂什么樣的課程呢?快來看看吧!
洋學生:樓老師你真是講的太好了
在紫金港校區看到現場有一大幫洋學生時,吸管妞心里也開始犯嘀咕:他們都聽得懂嗎?
講完課后一位外國帥哥竟主動上前和樓總說:樓老師,你講的真好!我大部分都能聽懂!最后,樓總也和這位洋學生來了個大合影!
現場座無虛席
此次課程現場共匯聚了300多位學生聽課,分享現場真是擠爆了!
課程現場,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大家時而用手機拍下精彩的課件內容,時而用電腦或紙筆記錄下精彩的講師語錄……樓仲平的分享深深吸引了浙大的學生們,許多學生全程站著聽完課程,直至課程結束,沒有一人離開。
課程:創業為什么要尋找差異化
創業為什么要尋找差異化?戳視頻:
https://v.qq.com/x/page/m0791dhfosg.html
文字版(根據樓仲平口述整理):
“雙童”25年以來,“一根吸管”也能活的如此精彩,其本身就是在不斷探求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所以,“雙童”早在2005年就開始探究為什么吸管就一定是喝飲料的?為什么不能把一根吸管做成幾塊錢?為什么傳統產業利潤率不能超過高科技產業?為什么小商品不能嫁接創新的思維成為創新產品?
大家在看這些東西的過程當中,不要受眼前所謂的概念,不要受眼前所謂的大眾化意識影響。創業需要追求的是獨特的意境,你沒有獨特,你一定很痛苦 ,這就是創業的本質。
所以,我一直是這樣理解的。比如: “雙童”在2003年的時候就拋棄美國市場。那時候,5個大客戶基本上把“雙童”80%的產值都包掉了,公司在接下來的 3-5個月需要專注做它的單子,無暇應接別的中小客戶。但是,我又發現,在以量取勝的道路上,企業的利潤空間不僅越來越小,而且喪失了主動權。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逐漸放棄國外一些大客戶,開始實施小客戶原則,到現在積累了16000多家中小客戶,從而讓“雙童”不會受客戶所限。
很多企業做不好的原因是受客戶影響,客戶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客戶給他什么訂單他就做什么訂單,客戶給他多少利潤他就多少利潤,沒有任何的自主權 ,這就是客戶驅動的悲劇。當然,創業的本身是為客戶服務,但為客戶服務并不完全要依存于客戶 ,你必須要有自己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
所以, “雙童”很早就告別了這個時期,退出美國市場,專注于日本和歐盟市場。現在,“雙童”基本上做國內中高端市場,一根吸管并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么便宜。
我們認為,一個企業最有說服力的是你有尊嚴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不一定要多大,多精彩,但要讓你的員工有品質的生活,老板自身有自由。這里的自由不是時間的自由,而是意志的自由。所以,“雙童”在慢慢形成“一根吸管”被社會所認可的過程中,實際上就伴隨著逐漸的轉變和放棄。
邢以群教授精彩總結
樓仲平課程結束后,邢以群教授以風趣幽默的方式進行了總結發言。
第一,你所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我們更多的時候看到是現象,樓總在講思維方式時告訴我們:一定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比如,你看到的是餐桌20000元一張,樓總看到的是平均到每天只要兩分錢,這就是不一樣的思維。我們要不斷地追問“Why”,這就是科學的開始。
第二,創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創新永無止境,高效率一定淘汰低效率。邢教授也打趣道:正如同學所問,吸管有一天可能用不到了,假設人類進化了,沒有嘴巴了,還吸什么?所以,創新是永無止境的,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還能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永不滿足。
第三,實踐出真理,掌握真理的人也可以去實踐。科學證偽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邏輯學,第二種方式是實踐。科學發展最早的時候靠的是邏輯學,后面不斷地去驗證,不符合邏輯的也是不對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先實行哪種方式都是可以的,實踐當中產生真理,掌握真理的人也可以去實踐。但光有理論或只實踐都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必須用大腦去思考去做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不要成長的太快,要允許自己慢一點,我們不妨讓自己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不斷地去追問為什么,傻一點沒關系的。
實際上,在一個流變的時代下,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我們都需要多元的思維,敏感的感知,尋找自身的差異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從而走在趨勢的前面!
課程結束后,在場的學生們仍意猶未盡,直呼此次課程太精彩了!樓仲平也和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們來了個極具創意的課堂合影,是不是很有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