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雙童”樓仲平受邀赴浙江師范大學EDP教育中心,以“班級顧問”的身份參加了第十九期總裁研修班的開班儀式!在開班儀式后,樓仲平為在座的學員們進行了開班第一課——《隱形冠軍企業持續成長反思》課程分享!
《隱形冠軍企業持續成長反思》
開班儀式結束后,“雙童”樓仲平圍繞企業生存的“慎”與“流”二字展開,與在座學員們分享了開班第一課,講述了他對于中國企業持續成長的反思和心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慎”
第一個字是“慎”。
首先是謹慎,對企業來說是要認識到這個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巨變沖擊,并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短板。
其次,“慎”是慎獨。也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像粗放時期一樣完全追求規模、追求占有、追求薄利多銷…… 我們要追求的是一個有品質,有尊嚴,有溫情,有責任的“生”,這四個“有”是“雙童”在二十多年發展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來的。
最后,“慎”也是科學管理的本真,我們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在經營上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堅守底線,不人云亦云,一切以商業本質為考量,不追隨潮流、不響應號召、不盲從旁人期望?;谝陨希瑯侵倨娇偨Y出“三個少找”和“三個獨立”:
三個獨立:
1、“思維獨立”:企業經營不能“隨大流”,要保持獨立思辨的主體思想。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你盲目追隨,你就毫無差異化可言,失去其獨特之處。謹慎主流意識不是反社會共識,而是在社會共識前就領悟到趨勢所在,從而呈現出你的獨特思境。
2、“意識獨立”:經營者要有獨立于社會的前瞻意識,要做在社會的前面,而不是等到社會鼓勵了我們才去做,因為等到大環境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往往已經快來不及了。
3、“財務獨立”:這是我們“雙童”自己堅守的一個原則,也就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做多少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不能完全靠銀行、融資、杠桿,這個時候要盡可能通過自己的自有資金來發展,從而隔絕了外部環境的劇烈波動,讓外部危機隔離于自己的圍墻之外,雖然可能會走得慢一點,但會更加穩健。
三個少找:
少找銀行、少找政府、少找資本。
1、“少找銀行”:少找銀行不是我永遠不找銀行,而是因為我現階段盡可能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2、“少找政府”:少找政府并不是不找政府,而是要意識到不能有什么困難就找政府。企業所有的困難面臨需要自身解決,不能只依托政策改變,依托政府關心,否則,這樣的企業只能成為社會的“巨嬰”。
3、少找資本:我們想的很清楚,“一根吸管”在資本市場上沒有太多可炒作空間,尤其是中國現有的資本市場基本上都是政策資本和概念資本。作為一個制造業企業來講,要懂得自身的長處和短處。所以,“雙童”這些年一直堅持不上市。但是,“雙童”不上市并不意味著企業是封閉的,我們也正通過股份化改革等方式進行企業所有制改革,讓更多核心團隊成員擁有股份,從而達到組織凝聚和開放!
樓仲平分享道:在這樣一個“流變”的時代,如果你沒有獨立的主體思想,如果你還在迷信于他人,追求所謂的潮流;如果你還認為: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獲得最后成功,對不起,“傻傻”地堅持、極有可能傻傻地死掉!
“流”
第二個字是“流”。
首先,“流”代表的是在高速變化的時代下,資源和信息高速流變,人才高度流動……我們要通過主動的方式、迎合的方式、應變的方式、創新的方式,從而保持企業有序流動,保持創新。
其次,“流”可以比喻為水流,促進要素充分流動并不斷重組,惟有流動起來才能保證企業的“潔凈”,讓員工意識到危機所在,從而推動組織不斷創新。
再者,“流”在更深層次上也可以理解為創新,它代表組織的“思維變量”。它是在商業基礎流變下迭代速度的加速,我們要以變應變,用“主動流變”去維持“持續應變”,從而讓企業所有成員感知到其危機所在,不斷迭代,從而提高組織的產出效率!
其實,無論“慎”也好、“流”也好,都需要創業者先于這個潮流,在大家都認知到重要的前提下,更早的去認知!唯有如此,你才有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精彩的互動環節
課程結束后,進入了提問互動環節,同學們爭先恐后的舉手和樓總互動交流??磥?,浙師大EDP總裁研修班的同學們真是求知欲滿滿!下面,吸管妞就以視頻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個精彩互動問題,快來看看吧!
點擊視頻知曉樓仲平的回答:
https://v.qq.com/x/page/e0791ds758q.html
文字版:
答:這個時代,難就難在你既要認知思考,還要做得到。很多人愿意為了生存而思考,但是想到了,未必你就能做的好,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鴻溝。
我覺得企業真的要做好,必須要回到人這個原點上,人是解決一切活動的第一要素。即使你再聰明,再有智慧,再有想法,如果你沒有你的團隊,靠你自己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當你處于金字塔的頂端,你釋放出來的只是一種思維的引領,更多憑的是團隊的力量。
“雙童”現在的團隊包括管理層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進入這個團隊以后,員工能夠從“壞人”變“好人”,“庸人”變“才人”。原因是什么?是你給他思維的引領,彌補他原有的不足。通過這種方式,恰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
“雙童”之所以能夠持續成長,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不是企業規模有多大,而是以下三點:
第一,無論外面發生多大的變化,我們始終在一條緩緩的上坡線;
第二,我們讓員工們有品質的生存,也讓自己有品質的生存;
第三,我不要像某些企業那樣,去迎合更多的人。我今天課程中分享的“三個少找”和“三個獨立”已經完全闡述了我的思想,唯有保持這樣的獨立,你才會有時間,有空間,有自由,才會有你想要的人生。
最后,樓仲平對此次課程進行了總結,引導在座學員們要學會用“哲科思維”認知世界,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持續“流變”,通過持續“創新”,推動企業不斷迭代,我們的企業才能持續活著,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