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導讀
40年改革開放,40年砥礪前行!
“末代貨郎”樓仲平作為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標志性人物,近兩個月連續十多次受邀江蘇衛視《美好時代》、深圳衛視《圖鑒中國》、央視《焦點訪談》、央廣經濟之聲《愛評論:新時代百人對話錄》、吉林電視臺、浙江衛視、義烏電視臺等各大媒體邀請錄制“改革開放”主題節目。
這不,近兩天,樓仲平又受邀浙江衛視和金華電視臺錄制“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節目,下面,跟著吸管妞一起來看看吧!
12月5日,浙江衛視電視理論節目“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第三季《激蕩——改革開放40年的浙江實踐》金華篇開始錄制。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雙童”樓仲平也受邀作為分享嘉賓參與節目錄制。
“雙童”樓仲平作為搖著撥浪鼓走向城鎮的義烏商戶代表,開場時向大家展示了貨郎擔的典型形象——手搖著撥浪鼓、口里喊著“雞毛鴨毛甲魚殼收啊”……
在節目錄制過程中,主持人好奇地問了“雙童”樓仲平一個問題:改革開放初期,您當時在哪里做生意呢?當得知樓仲平14歲就開始“雞毛換糖”,并且每天要挑大約300多斤的雞毛時,大家都驚訝極了。對于這一段經歷,樓仲平的分享也引發了現場觀眾的掌聲!
從“雞毛換糖”到擺攤到義烏市場的發展,義烏市場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
12月6日,金華電視臺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節目“騰飛”篇章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錄制?!半p童”樓仲平受邀與主持人賀爭怡、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陸立軍教授、浪莎集團總裁翁榮弟先生同臺親密互動。
節目現場,主持人提問:您從14歲就開始“雞毛換糖”,整個改革開放40年在您身上就是個縮影,您對義烏精神如何理解?
樓仲平回答道:“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市場的發展乃至于義烏企業的轉變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制造。站在今天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原有的1.0向2.0發展,做企業要從“粗放”向“精細”,從“規?!毕颉皟r值”轉變。這十多年,義烏市場也發生了極大轉變,以前我們側重于薄利多銷,現在更側重于產品質量。”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制造業來講,我認為我們從思維上必須轉變。我對這個時代充滿著敬畏,每過一天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們企業未來十年最宏大的使命是‘活下去’,中國制造到今天‘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這樣的一個時代,讓我們充滿挑戰,我們唯有認知到不容易才會排除萬難,從而讓自己‘活下去’、‘活下去’、一直‘活下去’!”
節目錄制結束之后,樓仲平也在朋友圈感言:連續幾天、受邀“改革開放40周年”訪談節目,我基本都是代表義烏雞毛換糖精神的弘揚以及制造企業分享、認知和感受,我相信中國不能沒有制造業,無論“新經濟”如何發展都離不開這個“根”,雖然制造業出現一些困難,但我堅信眼前困難恰恰是涅槃重生的絕佳時期!但前提是要有極大危機感:把自己的心做小才能把事業做大,勉勵制造業持續堅守、尋求發展,讓我們共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