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導讀
在寒冷的冬季,混沌大學武漢分社的學習熱情卻依舊高漲!12月22日,數百位創業者齊聚混大武漢分社四季集訓營,拉開一場學習盛宴!“雙童”樓仲平作為分享嘉賓也受邀前往此次盛會,分享《“一根吸管”的思維蝶變》!
在此次盛會中,樓仲平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在混沌大學武漢分社學員的瘋狂要求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究竟樓仲平分享了哪些內容讓大家如此瘋狂?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樓仲平簡單介紹了自己知識重構的過程,正是通過知識重構推動了自身的思維迭代,從而通過對事務的抽離及對以往經驗的理解,形成了對企業管理的思維模型。此次課程中,樓仲平主要圍繞三大思維模型,引導學員們認知世界的真相!
01
產品認知模型:
產品絕非是“商品”的全部
首先,樓仲平和大家分享了產品認知模型!
吸管在傳統認知中是典型的“低、小、散、弱”的小商品!但樓仲平偏偏不信這個邪,從2003年之后,他逐漸開始“不務正業”思考“產品 Vs 商品”的關系,從而引發思考:
在“雙童”發展的過程中,樓仲平不斷地通過改變自身,去探索,去迭代,用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思維去理解創業、理解產品,他認知到,商品并非只是產品本身,還存在著遠大于產品本身的“附加屬性”,“商品”是產品疊加“附加屬性”之和的“涌現和綻放”!
接下來,樓仲平通過“雙童”VCR和照片案例再次驗證:“雙童”做節能降耗和高品質廠房并不是“不務正業”,而是脫離產品本身,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用更大的維度去思考產品,所有的這些都是組成“一根吸管”附加屬性的疊加,從而讓產品有了思維,有了廣延的屬性,使其成為了一個真正完整的產品!
隨后,樓仲平以“一根吸管”為例,建構了一個全新思維的“產品認知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產品本身(一根吸管)只是組成“商品”的基礎核心,在產品本身內核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產品之外的文化性、精神性、趣味性、情感性等屬性不斷地外延,通過“創始人”、“團隊員工”、“價值觀”、“超鏈接”等又形成了產品的種種不同屬性。
在此過程中,產品本身得到了弱化,而精神屬性得到了不斷外延和強化,形成了商品。從而在得到受眾的認同后,這些商品屬性將以口碑傳播的形式,讓受眾主動與產品發生鏈接,繼而獲得市場渠道!
綜合以上來說,實際上樓仲平此次的課程分享也是屬于商品屬性中的“創始人IP”,通過他的傳播,獲得了在座觀眾的認同,從而形成口碑傳播,對市場、客戶和渠道產生輻射影響!
02
創新思維模型:
創新是永遠完成不了的任務
接下來,樓仲平用混沌大學創始人李善友的一段名言:中國的創業走到今天,各種紅利已消失殆盡,有效的增長引擎只有一個:創新,從而引導大家建立一個新的認知:創新到底是什么?
通過對創新工作的深度思考,樓仲平闡明了創新的本質在于“思維創新”:拉長尺度、依存代償、思想整頓。企業作為一個組織生物體,它有不變的底層邏輯和自然規律,這就需要創業者突破思維邊界,看到原本用眼睛絕難看到的宏大世界!
接下來,樓仲平通過宇宙演化的例子讓大家對創新有更深的理解:宇宙起源于奇點大爆炸,通過宇宙的演化不斷產生新的物質,繼而形成星球和地球,產生有機物及生命,形成不斷“新”的分化。
隨后,樓仲平也同樣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作為案例,在物種演化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測枝遺傳,隨著性狀分歧積累,分異越來越大,從而不斷產生“新”的物種!
再則是物種演化的過程中,人類從物性、獸性到人性的層層進化,形成了喜新厭舊的應變反饋,喜歡放棄“舊”的、追求“新”的。
基于對“喜新厭舊”的理解,我們可以推導出隨著時間流逝,昨天還是“創新”的東西,今天就未必還“新”。所以,“創新”是有“時間軸”的,隨著“時間軸”不斷后移,原有的“創新”有效變成了無效,創新活動也就“無窮無盡”!
所以,創新不能靠“學”,因為等你“學到了”,就已經不“新”了。創新一定是要對“舊有事物”的深度理解,是一種“思維方式”。
既然“喜新厭舊”是人性深處的一種自然規律,我們針對這一特性可以推導出一個全新的、抽象化、概念化的“創新思維模型”,從而解決創業者的應用問題!
從以下模型中,我們可以得出:宇宙中任何物質在演化過程中都是從有序變無序,創新的目的實際上就是維持組織內部的有序化,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表示就叫“反熵增”。所以,組織作為萬物當中的組成部分,在自然演變的過程當中組織存在度“自然遞減”。為了保證組織持續存在,就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干預,從而延緩組織存在度發生“自然遞減”的墮變現象,保持組織活力!
在這個模型里面,創新活動作為創新思維模型的疊加屬性,越往上走,說明企業的創新深度越深……
在自變量的時間軸中,隨著時間后移,人性中的“喜新厭舊”發生作用,創新有效變無效,從而需要持續創新,無窮無盡……
所以,創新是創業活動的“應變反饋”,是“墮變過程”的“反向調整”。創新者的任務是永遠完成不了的任務,只要創業持續,創新就需要“無限延展”!創新者的窘境在于只有成長,沒有成功!
03
思維模型三:
人類認知的“遞弱代償原理”
講完組織的創新活動思維模型,樓仲平最后也和大家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人類認知的“遞弱代償原理”思維模型。
在該模型中,我們能夠看到人類從幼少年階段開始,經過青年階段,到達中年階段,這期間的成長過程中,人類的認知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升,并在中年階段到達巔峰期。
但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類逐步進入到中老年階段和老年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認知能力開始自然遞減,最終接近幼少年時期的認知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人類想要改變這一自然的“墮變規律”,就必然需要通過“代償干預”,對自身進行不斷地調整和干預,從而讓認知能力從“下墮”走向“上揚”,讓能力代償持續增量!
通過該模型,我們可以得出:在巨變時代下,成長就是需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的邊界,突破思維的遮蔽,從而建構新的認知空間。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認知,通過知識的積累去改變認知“自然遞減”的自然規律。
例如:近些年來,樓仲平努力向知識界和學術界靠攏,從而獲得經驗之外的知識,看到感官之外的原理和邏輯。近兩年,樓仲平又加入了混沌大學開啟“第三次知識重構”,持續學習,重新認知,不斷迭代。
正是對自我認知的不斷代償干預,樓仲平才能永遠保持“25歲”,不斷與年輕人發生鏈接,迎合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
“雙童”也是如此,通過開展各類的員工學習會活動,不斷引導團隊拋棄固有認知,學習提升,讓大家的思維保持在最新的通道!
在課程分享過程中,基于學員們濃厚的學習熱情,樓仲平對PPT內容進行了詳細分享。結果,此次課程從下午4:30分享到晚上7:00,原本1個半小時的課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樓總在朋友圈直呼自己被“綁架”了!看來,大家的學習熱情非常高呢!
親愛的粉絲們,你們也有學習熱情如此高漲的時候嗎?快來和妞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