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導讀
近日,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何帆新書《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出版!此書記錄了何帆教授過去一年對多個城市的觀察,義烏位于其列,“雙童”也成為了義烏中小企業的代表之一!
在義烏篇幅中,何帆教授提出“卑微者最頑強”的觀點!究竟為何在面臨中美貿易摩擦等挑戰下,義烏還能在逆境中生存?一起來看看吧!
◆ ◆ ◆
卑微者最頑強
作者 :何帆 摘自《變量》
我們為什么要到義烏來呢?2018年,人們議論最多的就是中美貿易摩擦。這場貿易摩擦猶如籠罩在中國經濟上空的霧霾。
如果說貿易摩擦真的會對中國經濟有效命的打擊,那么,最先倒下的應該是像義烏這樣的出口城市。可是,義烏卻是我們看到的生命力最頑強的城市之一。
掰著指頭數數: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加大,匯率波動嚴重、國內外競爭對手增多、電商橫空殺出,再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義烏在過去幾年經受的產業轉型壓力,不亞于任何一個內地 (包括東北地區)的城市。
我們在各地調研的時候,見多了剛剛修好卻沒有車跑的公路,曾經繁華卻日漸凋敝的工業園區,外表光鮮卻無人問津的特色小鎮,店鋪紛紛撤走后空空蕩蕩的商場。為什么義烏比別的城市遇到的挑戰更多,我們卻看不到義烏“陷落”呢?
當然,你在義烏也能看到從熱鬧到蕭條的場景:商鋪價格下降,前幾年一個9平方米的商鋪能賣1300萬元,現在只能賣出一半的價格;以前只做批發的商家,現在也開始接零售。林哥一筆單子只賣了300個足球,但他也不會挑肥揀瘦。當地人也感覺義烏這兩年人流量少了很多,可能減少了有1/3。
義烏最風光的日子是從20世紀20年代初到2008年。那時候,客戶要揣著現金來結賬,喇叭里喊著誰誰誰家到貨了,聽到以后再去搶就已經沒了。第一批在義烏做小商品生意的都是本地人,他們非常能吃苦,也掙到錢了。但是,他們的下一代就不怎么愿意做這些生意了,很多本地人轉為靠收租過日子,有的光靠收租一年就能收入幾十萬元。 如今,在義烏做小商品生意的大部分部是像林哥這樣的外地人。
時代不一樣了,經營者也換了一茬,但義烏這座城市仍然充滿了生機。我們在著名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參觀時,幾乎看不到空商鋪,很多店一看就是已經在這里經營了很久。當地著名的三挺路夜市,如果有人退租,過不了幾天就會有人補上,一樣熱熱鬧鬧的。義烏是中國城市中實現“精明收縮”的少數代表,也就是說,雖然義烏的人口規模不如以前,但通過產業轉型,仍然能夠保持活力。更有意義的是,義烏之所以能夠實現“精明收縮”,不是靠政府出手救援,而是靠自下而上的力量自救。
我們一路問各個店鋪的老板:中美貿易摩擦對你們有影響嗎?通過他們的回答可以發現,中美貿易摩擦對義烏沖擊不大。義烏生產的都是薄利多銷的日用品,再怎么產生貿易摩擦,日子不總要過嗎?比如,全世界2/3的圣誕節用品都來自義烏。美國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圣誕樹掛飾和飾燈,90%以上是中國制造。沒有義烏出口的產品,美國人怕是過不好圣誕節吧。
義烏老板是見過世面的,他們曾經比國際政治學者更準確地預測出2016年特朗普會當選美國總統,因為他們拿到的支持特朗普的旗子訂單是支持希拉里的旗子訂單的10倍。那么,特朗普2020年還能連任嗎?義烏老板的預測是:特朗普2020年不會連任。雖然距離2020年美國大選還有兩年,但支持特朗普的旗子訂單已經到了。遺憾的是,現在一年的訂單數量,還不如特朗普上臺前一個月的量。
義烏老板會告訴你,對他們影響更大的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土耳其里拉貶值。他們不僅對各國的政治局勢如數家珍,而且提前半年就知道了2018年英國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大婚的消息。2018 年的世界杯在俄羅斯舉辦,當我們還在熬夜看球的時候,義烏老板已經在做法國冠軍紀念幣了。
這不是義烏第一次遇到挑戰。 當實體行業不好干時,也曾有義烏的企業改行做房地產、投資金融。但結果證明,在義烏的企業中,那些改行做房地產、投資金融的反而死得更快,那些堅持做實業的成了傳奇。
在義烏流傳著一家吸管廠的故事。有一家生產吸管的企業叫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這家企業平均每天要生產近2億根吸管。全中國3/4的吸管都是由這家企業生產的,它擁有全球吸管行業2/3的專利,每年光靠賣吸管就能賣2個億。
但是,這家企業從來不追求規模擴張,甚至甘愿放棄大客戶,基本不再接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大企業的訂單,只專心服務小企業,比如小超市、咖啡館和奶茶連鎖店。
義烏的企業家從中得出的共識就是:要踏踏實實做好品牌,不求做大,只求做強。在義烏幾乎找不到一家大型企業,能登上排行榜的義烏富豪也屈指可數,義烏多的是像林哥這樣的“螞蟻商人”。
義烏在全球市場都赫赫有名,但它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這是一個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地方,吸引了一群最草根的企業家。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螞蟻商人”:小的是美好的,小的是靈活的,小的可能是“隱形冠軍”。
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對義烏的小企業有影響嗎?沒有,因為美國其實連義烏出口目的國的前10名都排不上。信貸緊縮對義烏的小企業有影響嗎?沒有,因為這些小企業原本就沒有辦法從銀行貸到款。在一次關于環保督查的座談會上,我冒冒失失地問一個小企業主:你們的日子是不是比原來更不好過了?那個小企業主瞪了我一眼:小企業什么時候有過好過的日子?
答案有了。義烏之所以能夠具有如此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一是因為義烏的企業更為務實,它們總是會把風險考慮進來。為什么美國在義烏的出口目的國排名中連前10名都排不上呢?這跟生產吸管的“雙童”公司的決策是一樣的:哪怕你是最財大氣粗的主顧,我也不會讓自己受制于你。二是因為義烏的企業更重視分散風險。
義烏的企業善于在市場的夾縫中求生存,通過強大的信息渠道相與交流,高效地試錯。 經濟形勢越是寒冷,義烏和全球經濟擁抱得越緊。在全球市場上,義烏商人和他們的合作伙伴形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網絡,就像四通八達的神經系統,能對市場上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三是因為義烏的企業不求天,不求地,只靠自己。這種在逆境中鍛煉出來的生存能力才是最為強大的。
卑微者最頑強。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從來沒有受到過重視。上天只幫助能夠自助的人。
作者簡介:何帆,經濟學者,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兼任熵一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擁有20多年政策研究和市場咨詢經驗,游歷50多個國家,每年讀300多本書,時代的觀察者和記錄者。得到App《何帆大局觀》和《何帆讀書俱樂部》專欄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