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正和島微信公眾號對“雙童”樓仲平做了一次專訪《靠0.0008元利潤干到全球第一,義烏這位老板,給中國制造上了一課》。該文推出后,僅僅3小時便創造了10萬+的閱讀,微博微信等媒體閱讀總量超過120萬次。這樣現象級文章,也引起了很多企業家的關注和探討!
3月9日,正和島70位浙江企業主走進“雙童”,探尋“一根吸管”背后的經營管理哲學……
火爆的報名情況:
據正和島工作人員反饋,此次正和島浙江走進“雙童”的活動一經發出,報名異?;鸨?!原先,此次活動只安排了30個名額,但源源不斷的企業主希望能夠報名參與,最后的報名名額翻了一倍,達到了60位。意想不到的是,活動當天,竟有70位企業主報名參加,會場都快坐不下啦!
“雙童”究竟憑什么能做到全球行業龍頭?
“雙童”到底是否如文章中所講的那樣優秀?“雙童”走到現在到底做對了什么?他們都是帶著好奇與疑問來的, 一場探秘之旅就此展開……
在走進“雙童”之前,很多人都是從媒體上找到關于“雙童”、關于樓仲平的很多標簽,比如吸管大王、末代貨郎、做的是世界上最難做的生意……
28歲投身制造業創辦“雙童”,25年間專注“一根吸管”,樓仲平在分享開始并未對自己的創業歷程過多渲染,而是單刀直入,直擊思維方式的本質。
在互動分享環節時,樓仲平以“一根吸管”為例,分享了全新思維的“產品認知模型”,引導大家認知“產品”絕非是“商品”的全部。
在這個模型中,吸管本身是一個產品,在產品本身內核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產品之外的“品質”、“信譽”、“品牌”、“文化”等屬性不斷地外延,并通過“創始人”、“團隊員工”、“價值觀”等又形成了產品的種種不同屬性。
在此過程中,產品本身得到了弱化,而精神屬性得到了不斷外延和強化,形成了商品。從而在得到受眾的認同后,這些商品屬性將以口碑傳播的形式,讓受眾主動與產品發生鏈接,繼而獲得市場渠道!
所以,商品并非只是產品本身,還存在著遠大于產品本身的“附加屬性”,“商品”是產品疊加“附加屬性”之和的“涌現和綻放”!
樓仲平分享之后,華夏基石產業服務集團副總裁陳明帶來了有關“產業生態戰略”的主題分享。
陳明老師強調,逆周期是強者弱者拉開差距的分水嶺。對多數企業來說,要么做成頭部企業,要么被別人生態化。2019年一定是分水嶺,機會主義絕無出路,平均型企業(不好不壞的企業)絕無出路?!按笸笔澜缯诘絹?,技術投入風險越來越大,回報周期越來越長。行業成熟期靠品質,行業爆發期靠速度。產業窗口期越來越短,錯過了機會市場就變成了紅海。
紀明珠(江蘇尚湖明珠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旗下有一家企業其實和樓總的公司有點像,我也是90年代創業,做衣服標簽、掛牌,但是不像“雙童”,在行業內做得那么突出。我想問,對于成本控制您做了什么努力?
樓仲平: 成本控制無非是開源、節流。我認為開源一定是大的節流,產品是能否做得更好才是“開源”的關鍵。打開思維,讓整個產業鏈提升,創造產品價值的提升。在我看來,成本和產出效率有關,和絕對數值無關。
徐廣敏(濟南晨旭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今天參觀“雙童”我覺得很震撼,我聽到您說99年就離開車間了,我想問,從管事到管人,您的心態歷程是怎樣的?
樓仲平:老板管理企業大有文章,大有技巧。能用雙手做的事情通常效果是1:1,因為你是自然人,能力沒有放大,所以必須學會管理人。我15年前已經以帶人、培養人為主要工作,以思維方式去影響人。
我一直不認為企業未來一定要讓子女來接班,所以在第三個五年發展規劃中,我們就提出了體制改革、團隊再造。在團隊的發展中,我會選擇逐個擊破,比如銷售團隊,一旦團隊成熟,一定授權清晰。
何巧英(浙江愛美萊纖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和樓總其實之前就認識,2017年我帶著中高層來過,但是今天來,感覺變化很大、企業文化建設很完善。您剛才提到2016、2017年企業的陣痛我之前沒想到,我們公司也是近兩年進入快速發展期,人才跟不上。原來想踩剎車、慢一點,現在我更堅定要跑快一點。今年,我決定我們整個公司就定下來要學習“雙童”。
最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參觀過程中的精彩瞬間:
在參觀過程中,樓仲平一邊講解一邊強調:你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的“雙童”,參觀一家企業不能看其表面、通過現象看本源、了解其底層邏輯。在公司硬件水平提升的背后,其實為了規避“破窗效應”,形成好的“群體意識”,從而提升員工質量意識和個人素質!
對于此次游學,企業主們有什么所思所想呢?大家也在正和島浙江微信公眾號及游學團微信群中發自內心的進行留言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主們的留言分享
正和島作為中國商界高端人脈深度社交平臺,是國內專注服務于企業家群體的實名制、會員制、收費制、邀請制的O2O(Online To Offline)創新服務平臺。自2012年6月開島以來,正和島已擁有近7000名企業家核心會員,470余名具備重要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意見領袖,30萬中小企業家及創業者APP線上注冊用戶,超200萬深度關注中國企業發展及財經資訊的高端用戶;擁有全國30個區域島鄰機構,基本覆蓋中國所有省份。近100個以行業、主題、興趣發起的部落社群;同時,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也設立3家海外島鄰機構,構筑全球企業家服務網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