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粉絲們,今天,吸管妞先給大家推薦一個視頻:
https://v.qq.com/x/page/b0863hlobov.html
以上片段,是“雙童”第274期行政學習會上復盤學習的精彩視頻。在當天的學習會上,所有同學被分為7個小組,每位成員開動腦筋,總結提煉出本小組觀點后派代表分享,從而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思想交流和思維碰撞!
究竟大家是如何復盤的呢?快來看看他們思維碰撞的“智慧火花”吧!
互動分享,思維碰撞
>>> 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
“想象力遠比知識重要,而想象力就是從‘事先的假設’開始!馬云在創建阿里巴巴時,大家都不認可,但他勇于想象,不僅讓阿里巴巴成為了知名企業,還推動了一個互聯網時代。現在連乞丐都不用破碗乞討了,轉用二維碼支付了?!?/span>
>>> 沒有永遠的正確,只有暫時的正確
“舉個例子,有專家說隔夜的水不能喝,所以我從來不給自己的孩子喝隔夜水,但是一段時間之后這個理論又被推翻,隔夜的水并沒有危害。所以,我覺得我們每天都需要學習,不要陷入到自己限定的隱含假設中,任何事物沒有永遠的正確,只有暫時的正確?!?/span>
>>> 產品絕非是“商品”的全部
“我們認為‘產品’絕非是‘商品’的全部,產品之外還存在著遠大于產品本身的‘附加屬性’。
一個愛馬仕的包憑什么賣到10萬塊錢?這個案例中,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還有之外的文化性、精神性、情感性等屬性疊加。比如,這個包是你老公送你的,你從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包的價值,還有對方對你的關愛,在他心目中你和愛馬仕一樣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這遠遠超越了產品本身的價值,產生了精神屬性。所以,我們要打破產品思維的隱含假設,從而獲得商品的價值涌現。”
>>> 打破隱含假設,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每個人在做決定時都會限制在自己的隱含假設中,如何打破隱含假設?通過對要素的拆分、通過不斷追問, 通過逆向思維來打破我們自知之明的謬論。比如,如果你認為一件事情不可能做到時,90% 已經不可能了。反之,如果你認為一件事情有可能性,即便這條路比較難走,也有90%的可能?!?/span>
>>> 打破隱含假設:馬車與汽車的案例
“以前,人類坐的都是馬車,大家從來沒有想過未來的生活里還有汽車。后來,人們慢慢意識到瓶頸所在,拉開了現代交通的工業發展時期。從馬車到汽車,人類打破了世界上只有馬車這一交通工具的‘隱含假設’,從原有的價值網跳躍到更大的價值網。”
樓仲平精彩點評環節
在復盤過程中,每個小組代表上臺分享后,“雙童”樓仲平都會進行點評,對同學們的分享進行總結,引導同學們再次進行深度思考,不斷進行思維碰撞!
看樓仲平如何點評“馬車汽車”案例:
https://v.qq.com/x/page/d08656ufctx.html
評選頒獎環節
互動分享結束后,我們也現場評選出了“學習之星—突破獎”、“學習之星—風采獎”、“學習之星—幽默獎”等獎項,幾位同學領到了自己的榮譽證書和獎品,有了大家的認可和鼓勵,相信下次他們會表現得更好!
到底是什么課程讓同學們積極分享,不斷進行思維碰撞呢?快往下看:
《認知事物背后存在的“隱含假設”》
原來,在復盤之前,“雙童”樓仲平和員工們分享了《認知事物背后存在的“隱含假設”》課程,引導員工們打破隱含假設,突破遮蔽的“思維牢籠”!
戳視頻看精彩課程片段:
https://v.qq.com/x/page/e0862mhln29.html
首先,樓仲平引導大家認知事物背后存在的“隱含假設”,假設是通過想象可能存在的假說,隱含假設是認知事物的基礎前提,容易受感性思維和傳統慣性影響,形成思維封閉。
以“一根吸管”為例,在傳統認知中:吸管就是用來“喝飲料的”。實際上,當我們認為吸管就是用來“喝飲料”時,就陷入了自己的隱含假設之中,從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產生思維遮蔽。
在同學們對“隱含假設”有了大致理解后,樓仲平通過案例(“一根吸管”)為例,繼續引導大家思考“產品 Vs 商品”的隱含假設。
產品本身只是組成“商品”的基礎核心,產品只是企業的一個載體,是最基本的成本相加,1+1=2。
但商品是在產品之外不斷疊加的內在屬性,如文化性、精神性等,從而讓產品內在的屬性不斷外延,改變產品的要素成本疊加從1+1=2逐漸轉變為1+1=N,繼而實現產品內在價值的全面提升,從而獲得比原有價值網十倍好的新價值網。
最后,樓仲平引導大家打破自己認知能力的“隱含假設”,分享了人類認知的“依存代償原理”思維模型。
在該模型中,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的認知從幼少年階段開始,到達中年階段的巔峰期。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類的認知能力開始自然遞減,最終接近幼少年時期的認知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想要改變這一自然的“墮變規律”,就必然需要通過“代償干預”,對自身進行不斷地調整和干預,從而讓認知能力從“下墮”走向“上揚”,讓能力代償持續增量!
唯有透過經驗,跳出我們習以為常思維方式,用逆向思維來深度思考、反向追問,突破你的“感官”,用“思想”才能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
結語
通過思維訓練課,同學們獲得了知識之外的思想整頓,“雙童”的學習會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講師分享、復盤思考、思維碰撞……通過不斷的探索,“雙童”人找到了更加適合自己學習成長的道路,從而持續學習,不斷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