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最新一季的《極限挑戰》
及《奔跑吧》開播啦!
兩大火熱綜藝首期節目紛紛聚焦“垃圾分類”,
將環境保護話題推上熱搜,
引起民眾的極大關注!
連《人民日報》都為兩大綜藝點贊,
稱節目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很熱血!
一起跟著吸管妞來看看吧!
01
垃圾將觸角伸向海洋,
成為扼殺海洋動物的殺手
在最新一期《極限挑戰》中,幾位成員來到了上海外灘黃浦江灘涂撿垃圾,僅僅用了二十分鐘的時間,大家就撿拾了一百多斤的灘涂垃圾!
而節目中出現的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是:當天節目錄制過程中產生的所有垃圾,都被裝進了一個鯨魚模型的肚子里。
戳視頻:
https://v.qq.com/x/page/h0871uw7ckw.html
如果這一幕成真,海洋中必將減少一個甚至更多生物。
小岳岳也表示:“我小時候能去水里摸魚,我能(透過水面)看見那些魚,可是現在我看不見那些魚了。”
節目組希望通過這一幕,來告訴觀眾殘酷的事實:每年大約有800萬噸的塑料會被倒入大海,而一根小小的塑料吸管都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降解,很多海洋動物都死于塑料污染。
下面請看看血淋淋的事例:
拔出塑料吸管的過程讓海龜痛苦萬分
被廢棄物纏繞的海豹,脖子上出現一條深深的血痕
小海龜把塑料當成了水母
飛著飛著,就再也飛不動的海鳥。
它們胃里積滿了塑料無法進食,被活活餓死。
01
垃圾正將我們漸漸包圍,
人類已經快要無處遁逃
可無處遁逃的,不僅僅是海洋動物,還有人類本身。
在《奔跑吧》首期節目中,展示的垃圾分揀過程,真的讓人觸目驚心!
朱亞文和白宇一起幫忙傾倒廚余垃圾桶,把一桶桶剩菜泔水裝滿車廂。鄭愷和王彥霖被分到了與垃圾親密接觸的崗位,負責在傳送帶上分揀垃圾……
然而,更讓人揪心的是,節目里展現出的場景,才只是垃圾危害的冰山一角。
我們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覺當中就產生1.2公斤垃圾,以杭州為例,杭州市現在一天的垃圾生產量三到四年就可以把一個西湖填滿。
如果沒有垃圾填埋場,只需一個星期,杭州市的垃圾就會覆蓋所有街道,而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等它們自己慢慢降解。
那自行降解需要多久呢?
《奔跑吧》首期讓我們記住了一串直擊人心的數字:蘋果核的降解時間為2周,厚重的羊毛衣物為5年,易拉罐為200年,塑料制品為1000年,玻璃瓶達到了驚人的200萬年……
十面霾伏,或許還可以戴口罩;可垃圾圍城正在將我們漸漸包圍,我們已經快要無處遁逃。
(部分資料摘自網絡)
03
人類身體將是塑料的終點站
更可怕的是,微塑料已經無處不在。
那些貽貝、大蝦、海蟹們,人們吃得不亦樂乎。但誰曾想,它們體內,都是我們扔掉的塑料袋、棉簽、尿不濕的分解物,含有大量的微塑料。與此同時,全世界83%自來水樣品中也有它們的身影。
隨著塑料不斷滲入自然界,它可以在食物鏈的傳遞下走的越來越遠,而這些塑料的終點站,則是我們人類的身體…
人吃魚,塑料微粒就會留在人體內,海鮮愛好者每年或可吃進11000顆塑料微粒。
當初被我們扔掉的那些塑料垃圾,又換了一種形式,回到了我們的嘴里、胃里、血液里,而微塑料對我們的危害還不僅僅會報應在一代人身上!
再不改變,人類身體將是塑料的終點站!
04
我們能做什么?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垃圾圍城正在將我們漸漸包圍,我們已經快要無處遁逃。
我們應該從源頭開始,減少垃圾的產生。
比如:把最容易丟棄和不能回收利用的塑料吸管改成“雙童”可食用淀粉吸管!
▲“雙童”可食用淀粉吸管!
這款吸管完全采用小麥、大米、玉米、木薯、土豆等天然農作物淀粉,非常綠色環保哦!
目前,“雙童”研發的可食用淀粉吸管不僅可以做成直吸管,還能做成尖吸管,奶茶吸管等,是不是超酷呢?
而且,吸管妞還要給大家送上一個大大的suprise!那就是這款新產品還可以煮成面條哦,味道還杠杠滴!
最重要的是,在你飲用完畢丟棄后,它可以短時間內在任何生態環境下完全自然化解,是目前代替塑料吸管消除白色污染最為完美的理想產品哦!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可以將塑料制品換成可降解產品,
如使用環保袋,保溫杯,可降解的餐具……
也許我們做不到不產生垃圾,
但是我們可以讓垃圾桶慢一點填滿,
讓城市更干凈,
讓海洋不再是“塑料湯”,
讓我們一起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