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雙童”案例再次被收錄教科書!近日,幾位老師告訴當家人樓仲平,“雙童”案例出現在浙江省初中德育課程教材《浙江人》當中,樓仲平也第一時間在朋友圈中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并感言:這比掙多少錢都有意義!
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教材中都寫了什么內容?樓大大的經歷又為何能被寫進教科書呢?快一起來看看吧!
◆ ◆ ◆
效率優先,市場取向
主編:朱永祥
許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事無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一個人首先要明確做事的目標,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其次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分析相關的主客觀條件,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能為了迎合別人的口味而好高騖遠,從而使自己要做的事具備可操作性;第三,切實實地付諸行動,這樣你的夢想才會變成現實。
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白手起家,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從浙江義烏人樓仲平身上,我們看到了浙江人不怕吃苦、勇于開拓的拼搏精神和注重效率、敏銳捕捉市場機遇、大膽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創業氣魄。
樓仲平,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從15歲開始就跟隨同鄉走南闖北,用撥浪鼓和貨郎擔作為謀生的手段。到了1991年,樓仲平決定結束長期的貨郎擔的漂泊生活,在義烏市場周邊擺起了地攤,并慢慢租攤位進入市場經營。
隨著那個時候第四代市場——篁園市場投入使用,樓仲平看到一個商機:賣塑料制品,擺的樣品門類越全、品種越多,就越能夠吸引客戶,就能簽訂更大的訂單,所以他花46000元買了一個最好的攤位,生意更加興隆。
正當樓仲平在市場上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許多攤位上的經營戶都跟風模仿。樓仲平認為,這種同質化競爭背后隱藏著很大的危機,必須走出自己獨特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聚焦于一根毫不起眼的吸管。產品雖小,但樓仲平意識到吸管是一種典型的消耗型一次性產品,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在他近20年的堅持與專注下,終將公司打造成擁有全球吸管第一品牌的吸管王國。據2012年統計,他的雙童吸管日產量近20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樓仲平及時積極主動地把互聯網技術引進企業管理。 靠著網絡,他的吸管一下子推銷到了全世界。目前,公司通過電子商務成交的業務量占據了公司總業務量的一半以上。互聯網的運用,也降低了經營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市場取向,效率優先,堅持走創新的道路,正是秉持這樣的創業精神,讓他在僅有的18畝土地上做足了文章,設計建設出義烏生態工廠,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第一企業,硬是讓樓仲平把每根售價8厘錢的吸管,做出了上億元人民幣的產值,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隱形冠軍。
市場經濟的浪潮,在推動浙江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浙江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效率優先、市場取向成為浙江人普遍推崇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