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都要求員工對公司“忠誠”,甚至認為,忠誠的員工就要一輩子留在公司。他們推行“煽情式”管理,大談人情、感恩、奉獻,但往往結果卻事與愿違。
企業與員工的"忠誠"關系
樓仲平認為,所謂“忠誠”的員工并非要一輩子留在公司,只要他在契約范疇內不違背公司,在合約解除后不損害公司,就是“忠誠”的員工。
現在很多企業把人情、情懷、感恩放到管理當中,但企業是一個運行當中的商業團體,它的本質是建立在“責、權、利”平衡上的,應該用規則和契約來規范員工與企業的關系,而不是要求員工向企業效忠,還要一輩子留在公司里。
隨后,樓仲平又在視頻中分享了他眼中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忠誠”關系:所謂“忠誠”并不是要求員工單方面向企業效忠,而是企業和員工之間相互忠誠,相互理解。
在“雙童”,員工付出勞動,企業給予報酬,員工與企業之間,本質上還是相互的“交換關系”,不需要用感恩來聯結。
與此同時,我們理解員工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單純的勞動力,對待員工少“畫餅”,少抒情,懂得換位思考,不去“道德綁架”員工,處處體現尊重、公平和雙贏,讓員工真正產生歸屬感。
所以,“雙童”通過愿景展現、目標設立、規則訂立和激勵兌現,幫助員工成長!如:“雙童”從2004年就逐漸推行全方位崗位考核、內部創新提成等業務合作方式,以此激勵員工。
在2018年12月19日,在“雙童”第一期股權激勵啟動大會上,“雙童”首批12位核心員工正式簽約成為“雙童”的經營伙伴,我們以股份合伙、業務合伙等“合伙激勵”的 方式讓優秀人才變為合伙人,讓員工和組織的目標長遠契合、共同生長、共享價值創造的有效延伸!
唯有如此,員工才能在“同理心”的引導下做出轉變,形成良性循環!
忠誠,是相對的,更是相互的。因此,在新生代員工的管理過程當中,企業與員工之間不是單方面付出和感恩的關系,而是應該相互忠誠、相互理解。親,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