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給許多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4月22日中午,樓仲平應邀參加浙江之聲《飛揚訪談》廣播節目,分享了“雙童”的復工復產歷程。下面就一起來聽聽,面對疫情危機下的種種問題,“雙童”是如何突破重圍,迎難而上的吧!
樓仲平受訪浙江之聲《飛揚訪談》
問題一:相比于以往,2020年的春天,如果讓您用簡單的幾個詞來總結,您會給出怎樣的回答?
樓仲平答:“雙童”經歷了27年的發展,這一年的春天,對“雙童”來講非常特別,我們面臨著許多挑戰。
這次疫情危機對“雙童”而言,來得很不是時候。一方面,我們剛剛完成了二期新廠房的重資產投資,計劃于春節后投產。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疫情影響,我們的人員和物資都比較匱乏。
另一方面,這段時間,“雙童”正好處在一個轉型期的關鍵時期。今年春天,我們決定放棄一輩子做“一根吸管”的戰略,探索產業內適度多元,并購置相關設備進入可降解膜袋產業。但劇烈的疫情危機把我們原來的計劃全盤打亂,讓我們面臨著重重挑戰。
問題二:您的公司來自湖北的尤其是武漢的員工多嗎?目前是否已經返崗?
樓仲平答:“雙童”目前有30位來自湖北的員工,其中有一些也來自武漢。目前已經全部返崗。由于疫情原因,他們是最后一批到崗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在2月初開工時就通過公開信的方式,承諾照發工資,讓他們在湖北安心地等待疫情過去。
問題三:以“雙童”的視角來看,這次疫情對浙江的制造業會有哪些具體的影響呢?
樓仲平答:具體的影響我認為還是要看企業本身的干預。對于這次疫情,我們把它認為是一種自然規律,既然是自然規律,我們就能理解它是遲早要到來的。既然來了,我們也沒必要恐慌,而是要直面危機。我們從疫情以來一直秉持著這樣的心態,所以,我們沒有轉行去做其他的防疫物資,而是回歸主業,走近客戶。
雖然這次危機給“雙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比如,2月份,我們的人員非常緊缺,同時又面臨著國內市場訂單歸零的挑戰。3月中旬開始,歐美的訂單也基本處于停頓當中。但是通過政府的幫助,我們采用共享員工等形式,解決了人的問題。3月開始,隨著國內疫情漸緩,國內市場訂單基本恢復。目前,“雙童”的產能已經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的1.2倍。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銘記丘吉爾曾說過的一句話:“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币虼耍覀冋J為,這次危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會。比如,在市場重組方面,原來“雙童”的企業訂單比例為國內占三分之一,歐美市場占三分之二。但由于疫情的影響,歐美市場停頓,外銷銷量直線下降。這時候,我們選擇走到客戶中間,通過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提高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來彌補外銷的不足。
問題四:通過中國近幾年的發展,我們發現市場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人們更愿意花大價錢去為更好的東西買單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作為首批認證品字標的企業,我們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堅持呢?
樓仲平答:這次疫情給了我們一次驗證市場的機會,通過這段時間與國內客戶的接觸,我們認識到中國市場的巨大,“雙童”未來的發展重心將轉向國內市場。
所以,我們原本定于6月份上的兩個新項目,在4月10號就已經提前上馬。目前,我們生產的所有產品外包裝都帶有品字標,在新項目投產之后,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取得品字標認證,讓中國的消費者第一時間關注到我們生產的有利于環境的可降解膜袋產品。
雖然轉型時期有壓力也有機會,但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去迎接挑戰。我們希望通過國內的市場挖掘,通過品字標認證的影響,實現今年的產值目標,逆勢而上,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