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導讀
1月7日, “雙童”樓仲平受邀前往大連理工大學參加大工創新創業六角樓論壇,為MBA學生們分享專題課程《一根吸管的“創業觀”》。樓總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在場創業者們的高度認同,教室兩邊也坐滿了人,分享現場真是擠爆了!下面,吸管妞就和大家分享精彩的課程內容吧!
現場分享視頻:
樓仲平課程分享:《“一根吸管”的創業觀》
樓仲平圍繞“堅持觀、創新觀、責任觀”三個關鍵詞分享了他的創業觀。
“堅持觀”:科學的堅持才有意義
首先,樓總和創業者們分享創新需要“堅持觀”,他一開始出生就在極端貧困中,初中輟學,從14歲跟隨父親去江西“雞毛換糖”,在“雞毛換糖”的過程當中勇于創新,持續折騰。在1979-1994年期間做了二十多個行當,打工、創業,還養過魚,經過多次失敗后選擇沉下心來把一根吸管做精、做細、做強!
早期跟風創業的連續失敗經歷也時時提醒樓仲平,選擇是相對的,堅持是絕對的,盲目跟風不一定賺更多,專注堅持不一定會更少。樓總也鼓勵創業者們:創業就像投娘胎,只要用心堅持,一切皆有可能!
“雙童”堅持的背后也伴隨著不斷的放棄,放棄義烏市場、放棄多元化……2003年開始,“雙童”決定放棄繼續擴張,放棄低端競爭,在原有的規模下改變商業模式,寧可盈利不做大,不要做大不盈利。但“雙童”堅持的是實業、是事業、而非某個單一產品!這個世界的發展是多元的,存在既有道理:也許五年十年后,“雙童”涉足其他領域已不再生產吸管!
通過“雙童”的案例,樓仲平也告訴大家在新時代變化下,堅持并不意味著就要死守固有的業態,堅持需要正確的“科學發展觀”!
“創新觀”:唯有創新才能堅持
接下來,樓仲平通過讓同學們思考“一根吸管還能干什么?”,通過啟發思路和大家分享了“雙童”的發展核心——“創新觀”:唯有創新才能堅持”。
在傳統的認知當中,類似于塑料吸管這樣的產品門檻低,不起眼,是典型的“低、小、散、弱”傳統邊緣產品,很難做品牌。但“雙童”用創新的思維不斷努力,硬是把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產品創造出大品牌,打破了吸管這類產品不能做品牌的傳統偏見!
樓仲平也分享了“雙童”在發展歷程中經歷的小客戶原則、“兩條腿走路”戰略及“雙童”的“創新之樹”,學習、創新、轉變逐漸成為“雙童”經營活動的核心所在,并形成獨具“雙童特色”的組織思維和文化!
“雙童”通過不斷地創新,將一根小吸管做出各種花樣,顛覆了吸管就是喝飲料的傳統認知!最后,樓仲平也鼓勵在場的創業者們在創業過程中打破“固有”創造“未有”,用創新的思維去做產品、做事業,一定能改變自己乃至于整個企業的命運!
“責任觀”:“利他思維”長遠心
除了掙錢、除了創造、除了我們用“無所不用其極”的“創新”之外,我們也需要“利他”的“責任觀”。“雙童”樓仲平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摳”與“奢”的“企業奢簡觀”,并深受日本文化和德魯克思想影響,非常重視社會責任、創新以及企業家精神的踐行。
“雙童”是一家“摳門”的企業,在建廠之初建設了雨水收集、廢水處理、垃圾回收等節能降耗設施,通過這樣創新的方式把生產做到了零排放。與此同時,建設花園式工廠,提高土地利用率,對能源、物資追求產出最大化,對廢物不斷循環利用,從而每年“摳”出數百萬元花在創新研發、硬件配置以及對員工的人性關懷、團隊建設上,和團隊一起共發展!
總結
“雙童”用實踐證明,無論你的出生有多么卑微,無論你的行當有多么不屑,只要你愿意努力和付出:你,照樣可以好好地活下去!有尊嚴的活下去!
最后,樓仲平也鼓舞同學們,在創業過程中,“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一根吸管”都可以,還有什么不可以的?一席話下來,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吸管妞相信通過此次分享,創業者們一定能有所啟發,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