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雙童”推動企業第二波改革活動,提出“組織效率已成雙童生死劫”!在改革動員大會中,樓仲平一再強調:“‘雙童’不是你的家、沒有‘動力’請回家!”
實際上,這句話早在去年8月企業發動第一次重大改革時就被提出,并持續作為企業的重點宣傳標語。接下來,吸管妞將對這句話進行重點剖析,讓大家明白為何“‘雙童’不是你的家、沒有‘動力’請回家”。
01
“雙童”不是你的家
2003年,“雙童”基于人性的需求,突破傳統管理理論的教條,建立以“人”和“家”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在“雙童”,我們給員工提供了所有免費“吃喝拉撒”的高硬件配置,并為員工提供全方面的后勤服務保障。
為了讓員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不再擔憂夫妻兩地分居、留守兒童等問題,“雙童”也鼓勵價值型員工把家屬接到公司就住,最大程度上解決價值型員工的后顧之憂,形成濃厚的“家文化”氛圍!
但在打造“家文化”過程中,我們發現“雙童”原有家文化現象下,群體容易陷入到情感之中,員工會認為公司基于人性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容易出現人際關系復雜化、小圈子,血緣關系的紐帶,從而容易忽視“以奮斗者為本”。
在這樣的環境趨勢下,“雙童”的部分核心員工只顧眼前,不看將來,層級觀念根深蒂固,喜歡用老辦法來解決新問題,形成思維定式后抑制了組織成員的突破和創新,導致一定程度上的大鍋飯混日子!
所以,“雙童”在倡導家文化的同時,提出了“雙童不是我的家”觀點,提倡“以奮斗者為本”,以此來提升組織效率!
02
沒有“動力”請回家
理解了“雙童不是我的家”,接下來讓我們來深度理解下半句話——“沒有動力請回家”。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哪些行為屬于沒有“動力”:
o 沒有任何危機感,長時間不學習、不精進、不成長、磨洋工、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o “草根習性”難改:沒有職業規劃、沒有長遠打算,凡事得過且過、拍腦袋做事,職業素養始終沒有提高。
o 只顧眼前、不看將來、只看自己、不管他人,排斥協作,博弈心態十分嚴重,沒有建立正確的團隊價值觀。
o 出現不擔當、不作為、責任相互推諉,找借口、踢皮球、雞毛蒜皮爭論不休……
o 形成“思維定式”和“組織慣性”,仍然用老辦法來解決現在的問題。
o 習慣于做眼前的事,做簡單的事,做吩咐的事,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風氣一旦形成,原來的“好人”也變成“壞人”!這種氛圍一旦形成,“雙童”想做事的員工也做不了事。接下來,如果出現上述“沒有動力”的行為,無論是何崗位的“雙童”員工都將時刻面臨“回家”的風險!
同時,“雙童”今年盡管業務訂單全線告急,但是“雙童”依然高調宣布逆勢加薪,明確給所有車間管理崗位加薪30%,從而引進外部優秀的生產管理人才,形成倒逼機制,推動崗位競爭,解決組織效率低下、團隊老化的問題,實現優勝劣汰,從而讓用心做事的人得益,讓追求結果的奮斗者得到彰顯,推動組織效率的快速提升,讓企業好好的“活下去”!
我們時刻提醒員工:“你的效率就是公司的效率,公司不是你的家,公司是講創造與奉獻的,如果你沒有創造價值,你就可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