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管妞導讀
11月7日,嘉興市工商聯舉辦2024年第四期“新時代禾商大講堂”。雙童董事長、電視劇《雞毛飛上天》原型人物之一、知名民營企業家樓仲平受邀出席,并發布主題為《“一根吸管”的破界創新》的演講,與400多位嘉興企業家們一同探討企業發展的創新之路!

在《“一根吸管”的破界創新》主題分享中,樓仲平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從最初的艱苦創業到如今的行業領導者,展現了一個真實而勵志的創業歷程。

回頭看樓老師三十年的探索和改變,串聯著雙童“求生”的幾次重要抉擇。不斷突破自身的舒適區,逐步向困難區拓展,這套打法讓雙童為自己創造出更廣闊的舒適區。
客觀來講,中國的塑料制品一直屬于售價低、體積大、微利產品邊緣產業,并且是低技術、低門檻、勞動密集。吸管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做的產品”,但“雙童”卻把它從幾千萬做到幾個億,并持續20年成為行業No.1。
早在2004年,“雙童”就打破了“吸管就是喝飲料的”隱含假設,把它從單一的“喝水”功能向情感化、體驗化和娛樂化延伸,從而給不起眼的小小吸管賦予新的生命,徹底讓“一根吸管”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雙童”早期投放的廣告
并且通過不斷的要素拆解組合,“雙童”創造出了上千個創新形態的吸管到2013年底,公司研發團隊累計獲批吸管類專利157項,占全球吸管行業有效專利的一大半。同時,“雙童”還主導制定了行業的標準、國家標準以及ISO國際標準,緊緊把握住了行業的脈搏!

中國吸管行業最早的企業標準
“雙童”在發展初期,一直是百分百發展內貿,從1997年,“雙童”開始做外貿,發展到2002年,外貿的比重一度達到了百分之八九十。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貿的占比過大,國內根本供不出貨。
后來,樓仲平老師發現了幾個弊端:一般來說,大客戶訂單需要統一招標,這樣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嚴重擠壓利潤空間,二是喪失主動權。
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雙童”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產業紅海下另辟蹊徑,脫離正面競爭,通過錯位競爭,推出“小客戶原則”,主動跳出價格內卷,果斷放棄無利潤的大客戶,轉戰高質量的中小客戶,重新掌握話語權,迎來企業的長遠發展。

當吸管市場趨于飽和時,“雙童”吸管產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天花板。吸管的使用量不斷下降,可挖掘的空間越來越小,企業要保持活力,就必須突破原有的路徑依賴。

于是“雙童”破開吸管邊界打開發展空間,發展“第二曲線”,通過學習多種組織機制并中小企業的特點,自制了一套適用于中小企業的組織創新制度——自主制創業裂變機制,鼓勵員工挖掘新的增長點,在企業內部創業,激發員工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短短5年,雙童創業平臺成功孵化了16家創業體,26個經營體,除了吸管板塊,外貿、文創、文化傳媒、創業教育培訓、財務咨詢等等各個板塊遍地開花!并且憑借自主制創業裂變機制,“雙童”實現了逆勢增長:
目前,雙童創業共享平臺已有40多位員工在義烏及周邊區域買房,50個家庭在義烏落籍成為新義烏人,近五十位員工成為創業體公司股東,并創造了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不等的年營收。
培養員工當“老板” 激活員工潛力,實現共同富裕
樓老師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和對企業經營的獨特思考,不僅激發了在場400多位企業經營者的強烈共鳴與激情,還讓更多人對這個在不同行業摸爬滾打46年的“創業老兵”充滿了好奇和欽佩!
因此,在隨后的書籍銷售環節,大家踴躍購書,手捧樓老師的新著《韌商》,紛紛在特設的背景板前與他合影留念,以此銘記這一珍貴而難忘的時刻~


如果你也對樓老師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感興趣,也想學習如何經營企業,歡迎走進11月24日【雙童文化研學班】,與上百位優秀的創業者一起學習!
該課程不僅有樓仲平老師3個小時的主題課程分享,還能走進雙童現場課堂,帶你領略“陳列上千個不同形態吸管的博物館”,“雙童”網紅餐廳、公開透明的集體辦公室、讓員工當老板的眾創空間、妙趣橫生的百米文化長廊、清潔無塵的吸管生產車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