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導讀
4月16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浙江師范大學承辦、義烏市外辦協辦的“新漢學博士學術研習營”在義烏舉辦,首站參訪點就是雙童。來自亞洲、歐洲、非洲22個國家的28名在國內頂尖高校就讀的“新漢學計劃”博士生通過實地參訪,沉浸式感受中國式現代化與綠色低碳、共同富裕協同發展的創新實踐!
為了使研習團成員對雙童有更全面的了解,專業講解員先帶領大家詳細參觀走訪了雙童的各大特色站點。樓仲平老師則在參觀結束后,和大家以你問我答的形式展開交流,與各位博士碰撞出精彩的思維火花!
新漢學計劃是指教育部培養全球高端青年人才的交流項目。新漢學博士學術研習營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浙江師范大學承辦、義烏外辦協辦,匯集國內頂尖高校就讀“新漢學計劃”的博士生參加,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浙江實踐”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01 | 沉浸式體驗
雙童的環保產品與花園式綠色工廠
Part 1. 中國吸管博物
在中國吸管博物館,新漢學博士學術研習團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深入了解了小小吸管背后的產業發展變遷,以及雙童是如何推動吸管產業綠色發展的。
研習團被眼前各式各樣、形態萬千的吸管深深吸引
其中,講解員還重點介紹了雙童新推出的環保吸管——“PHA吸管”。該吸管是一款從天然油脂中提煉的產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既可以在家庭堆肥環境中降解,也能在海洋環境中完全分解。如果這種吸管意外進入自然環境或海洋中,大約60天內就會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除了綠色制造產品的深耕,雙童還有著獨特的綠色工廠建設模式。基于長期主義的綠色發展理念,雙童堅持推行“海綿城市建設”,并于2019年榮獲義烏首家“國家級綠色工廠”。
01| 雙童的節水降耗系統
02| 雙童對土地資源的極致利用
在高效利用水資源的同時,雙童對土地也做到了集約化的處理,不到40畝的廠區內,綠化面積高達約70%。所以在本次研學過程中,講解員還向大家介紹了正在施工的新項目。為了進一步優化土地使用,并吸引更多年輕群體,雙童文化長廊對面正緊鑼密鼓地籌建一個融合咖啡區、休閑區與樹屋區于一體休憩娛樂場所!
在互動交流之前,講解員還帶領大家打卡了雙童屋頂5000㎡的空中生態園。這里一直是雙童員工們最鐘愛的休憩場所,也是雙童被稱為充滿中國式管理特色的花園式工廠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 沉浸式感受
中國現代化與共同富裕的協同發展
在雙童眾創空間,新漢學學術博士研習團成員被“員工自主經營”的創新模式吸引。當了解到短短6年已孵化16個創業體,26個經營體時,一位博士生追問:“傳統制造業如何突破邊界實現共同富裕?”
當員工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轉變后,“人是有無限可能的”!目前,雙童已經有40多位員工在雙童創業共享平臺實現了創業夢想,雙童的文創、研學、文化教育等板塊遍地開花,同時還反哺了主業經營,真正做到了員工和企業的共同富裕!
03 | 跨越文化的對話
與創始人樓仲平共探中國制造韌性
在正式交流前,創始人樓仲平先介紹了自己47年的持續成長歷程,從最初為了生存跟隨父親“雞毛換糖”、草根創業,到后來接觸互聯網、到高校進修、成為阿里宣講團成員、走出去看世界、接受多元文化學習,最終登上各大高校講臺成為“草根教授”。深刻地向新漢學博士學術研習團成員們展示了知識的力量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樓老師與大家深入探討了多個重要議題。從“當代年輕人如何破解選擇焦慮?”,再到“中國制造業的產業鏈優勢及全球化布局”,接著到“可持續發展與知識驅動的企業轉型”和“行知合一與現代認知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同富裕及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最后,聚焦于“國家發展的底層邏輯和制度在浙江模式中扮演的角色”!
教育的本質在于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場持續一小時的思維激蕩,不僅讓新漢學博士學術研習團的成員們觸摸到中國經濟的真實脈動,更通過"一根吸管的故事",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制造業堅守與突破并行的創新智慧。
當正式交流環節結束后,新漢學博士學術研習團依然意猶未盡,心中充滿了對更多見解的渴望。他們圍繞著樓老師,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追問,試圖從他的智慧寶庫中汲取更多的知識與靈感。
邀請他為書簽名
當然,如果你正在計劃組織企業商協會活動,歡迎考慮單獨組團來“雙童”,我們還可以個性化定制游學哦~
掃碼報名雙童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