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中國影像方志》專訪“雙童”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正在義烏取景拍攝地方志,全面展示義烏的發展和文化。6月初,《中國影像方志》欄目組也特地來到“雙童”,拍攝“雙童”的一景一物。
在長達一天的拍攝之后,欄目組還有部分外景鏡頭和專訪樓仲平的鏡頭沒有拍攝完成。這不,6月15日,《中國影像方志》欄目組再次來到“雙童”拍攝外景鏡頭,專訪“雙童”樓仲平。接下來,吸管妞就提煉幾個采訪問題,和大家“劇透”一下:
采訪實錄
問:為什么要在春節的時候出去“雞毛換糖”?
答:“雞毛換糖”之所以在春節期間,因為只有節日農家才會殺雞,越臨近春節,殺的雞會越多,你換的雞毛就會越多,我們也是利用這樣的機會去江西換雞毛。
所以,我們通常春節去換雞毛,換回來拉到義烏,挑好的毛做雞毛撣子或者拿去收購,剩下的腳毛絞碎進行處理發酵形成雞毛泥,再和草木灰混合形成雞毛球,等到水稻開始抽穗的時候塞入水稻根部用來肥田。義烏土地比較貧瘠,需要養分,所以義烏三四百年前就有“雞毛換糖”的歷史,我是最后一批末代貨郎。“雞毛換糖”這段經歷映在我的腦海當中,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問2:我們的產品現在做到什么程度,談談產品的創新及行業標準的制定?
答:我在做吸管之前已經做了20多個行當,我就覺得我這一輩子就應該做好一根吸管。所以,“雙童”歷經23年,非常專注在這樣微乎其微的事業當中。雖然吸管很小,但通過團隊20多年的努力,也做到了全球吸管的領導者。從規模、創新、乃至于話語權,我們始終站在最頂端。
1998年“雙童”受全球化影響,從內銷轉向外銷。2003年,開始實行兩條腿走路和小客戶原則。2004年,開始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慢慢挖掘國內客戶,通過網絡的影響,把“雙童”的品牌做大。2005年,“雙童”提出了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里面提到了轉變的關鍵詞。所以,“雙童”成立研發小組,研發人員每天想著吸管除了喝飲料還能干什么。同時,舉辦創新大賽激發員工的創意,和各大專院校合作,開動學生的創新思維。截止至2014年,“雙童”擁有了176項專利,掌握了全球吸管行業近2/3的專利,并且主導著全球吸管行業的行業標準制定,先后制定了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把吸管行業的話語權緊緊拽在中國企業的手中。
通過這樣的科技推動,它本身也改變了產品。一般到餐飲店你拿到的吸管就幾厘錢一只,但是我們最貴的吸管要賣到將近10塊錢一只。比方講我們的愛心吸管,一個愛心吸管讓情侶可以同時喝飲料,通過液體止回閥裝置避免細菌交叉感染,這樣一根吸管已經突破了喝飲料的概念,它成為了人們在情感交流過程當中的工具,產品的本質也隨之發生改變!
問3:一帶一路對“雙童”的影響?
義烏這些年從原來區域性的小市場逐漸形成全球國際的商品流通地,從原來海運到歐洲花費大量的時間到“一帶一路”國際貨運的方便快捷。這些變化讓我們的產品第一時間實現流通,客戶第一時間實現了銷售,我們的銷量乃至于客戶的體驗都越來越好!我覺得我們非常幸運在義烏這個地方發展,通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對自己的事業也有了更大的思考,也有了更強的信心!
從去年開始,我們又發生了一些改變,這種改變本質上就是“一帶一路”對企業長遠戰略上的改變。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們發布了第四個五年發展規劃,建設二期廠房,擴大生產產能。我們的新廠房以技術為核心,著力于智能化,整個產業生產協作的完全改變,從而達到勞動成本最低化,生產效率最高化。我相信“雙童”在“一帶一路”之下,在國家全球化的戰略下,“雙童”在義烏這樣的環境下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怎么樣?“雙童”樓仲平回答得還不錯吧? 據了解,此次義烏的專輯拍攝將在2017年9月播出,讓更多的人了解義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屆時,吸管妞也會及時和大家分享節目視頻,看看我們的“雙童”如何代表義烏市場展現在國際舞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