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雙童”董事長樓仲平及總經理李二橋受思謀會邀請,參加由思謀會等單位舉辦的“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活動!
在下午會議開始之前,“雙童”樓仲平來到餐廳就餐,正好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教授也前來餐廳就餐,在思謀會秘書長趙宜萱老師的引薦下,大家坐在一起享用午餐,并共同開展了午餐對話!
在這期間,樓仲平和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教授就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請教和對話。下面妞也和大家分享對話過程當中邁克爾·斯賓塞教授的一些觀點吧!
邁克爾·斯賓塞教授表示美國的機械化程度很高,盡管可以用機器代替人力,但是總體來講成本仍然高于中國。不過,斯賓塞教授也認為,雖然現在的美國政府針對投資和移民出臺了一系列限制,大環境跟前幾年相比變差了,但總體投資環境還是好的。比如美國對環保產業的政策優惠力度很大,這類企業可以考慮到美國投資。
樓仲平朋友圈截圖
另外,邁克爾·斯賓塞教授也指出中國憑借令人矚目的成就逐步跨入了中等收入階段,并且依靠經濟體量優勢及發展戰略舉措,如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等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下午會議正式開始,邁克爾·斯賓塞、詹姆斯·莫里斯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及“全球商業領袖”50強之一的美國A.O.史密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jita G.Rajendra作為受邀嘉賓,與中國企業家們共同探討“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經濟發展”,現場展開思維的碰撞、觀點的交流!
邁克爾·斯賓塞:中國設立亞投行是非常好的舉措
邁克爾·斯賓塞教授,于2001年因其在不對稱信息市場分析方面所做出的開創性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對于中國帶頭設立亞洲發展銀行,他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邁克爾·斯賓塞教授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逐步回暖,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中國和亞洲,歐洲尤其是北歐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推作用。
“這樣使得多國有機會參與,給周邊投資不足的地區進行投資。”他談到,這一舉措對中國周邊國家帶來利好。邁克爾·斯賓塞教授還表示,這些舉措能否實現還要繼續觀察,但中國的做法是很好的。內外部挑戰也不可避免。相信中國政府善于通過改革攻堅難題。
詹姆斯·莫里斯:貧困數字、空氣質量比GDP更重要
詹姆斯·莫里斯于199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的博文講座教授。在對話活動現場,詹姆斯·莫里斯教授重點談到了對于中國GDP發展的看法與建議。在詹姆斯·莫里斯看來,這些年中國過于關注GDP,他認為應該更關注科研,人力開發等。另外還要注意貧困問題,消除貧困也是中國經濟政策的重要考量。“貧困數字,空氣質量,這些可能比GDP更重要。”
此外,他指出,阻礙全球經濟增長和中國可持續改進的兩個問題是:消費不足和投資回報率過低。許多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消費依舊疲軟,另有一些國家面臨高失業率帶來的惡果。通常,出于政治因素或國有企業做出的投資決策其經濟回報率都較低。多年來,中國似乎都在努力避免上述問題,但不良貸款等現象表明投資效率仍有提升空間。
Ajita G. Rajendra:企業要成功需狠心“斷舍離”
美國A.O.史密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jita G. Rajendra在研討會上表示,作為一家已經100多年的企業,史密斯能夠成為常青樹,得益于企業的創新和成功轉型。創新是很多企業的解決措施,創新給我們帶來競爭力,能夠帶來成功之路。
我們提到A.O.史密斯就想起了熱水器,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創立于1874年的史密斯是從汽車行業起家,為汽車提供車架,后來又曾從事和石油化工相關產品,二戰時期還成為炸彈外殼供應商,后來經過公司轉型,剝離了60%業務,聚焦于電機和熱水器。所以企業的成功轉型,不但要及時創新、時時思變,還要在轉型時能有魄力下狠心“斷舍離”。
不知不覺活動也到了尾聲,三位大咖的精彩分享給企業家們帶來了新的商業思維、新的觀點碰撞、新的全球化視野!
會議結束之后,樓仲平與諾貝爾獲獎者邁克爾·斯賓塞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陳春花教授等大咖一起享用晚餐。
晚宴期間,樓仲平正好與陳春花老師鄰坐就餐,樓仲平也向陳春花老師請教了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這也是繼江蘇企業家高層論壇樓仲平和陳春花老師同臺分享之后,再度和陳春花老師深度交流。大家期待此次交流的詳細內容嗎?吸管妞先在這兒賣個關子,后續就和大家詳細介紹哦!請大家持續關注吸管妞帶來的后續報道!
樓仲平和陳春花老師進行深入交流